.自谦为「业余摄影爱好者」的植田正治,是被公认为与荒木经惟、森山大道同等级的摄影大师,同时也是第一位获颂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的摄影师
.本书收录170件由植田正治特别挑选的重要经典作品,并以随笔形式,描述他拍摄的过程与想法,清楚诠释所谓「植田调」的风格和概念
.全书内页使用芬兰进口环保雪铜纸,以等同600线高阶水晶网点印刷(一般彩色书为175 ~ 200线),完美呈现「植田调」
「始于人物摄影,终于人物摄影。」
「我到处宣扬,自己只是一介业余摄影爱好者。既然我自己都这么认为,当然绝对不是谎言,虽然有时候会担心别人以为我在惺惺作态,但我总是告诉自己,我以此为傲,要抬头挺胸地说,我是业余摄影爱好者。」
《植田正治小传记》是植田正治于一九七四年至一九八五年十二年间,在日本专业摄影杂志《每日摄影》上的连载集结。内容收录了植田正治摄影生涯中具有特别意义且重要的作品系列。他为这个专栏命名为「小传记」,其蕴含了双重的意念:一是他个人的(摄影)自传,二则是他期待透过摄影镜头,记录了与被摄者之间的交流,以及作为他们活在当下的见证。
植田正治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若许多摄影师环游世界,寻找新鲜惊奇的人事物,而是多以家乡、身旁的家人朋友作为摄影主题,他喜于在熟悉的人事物中挖掘其独特的角度和观点。
此外,除了摄影作品之外,本书还难得收录了由植田正治亲自撰写的多篇摄影随笔,透过他浅显易懂、自然真实的文字,让读者对「植田调」以及这位谦逊的摄影大师的摄影风格和想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简介
植田正治
一九一三年出生于鸟取县西伯郡境町(现为境港市),中学时代开始热爱摄影。一九三二年,前往东京进入东方摄影学校学习,毕业后返乡,十九岁开了一家照相馆。之后,精力旺盛地发表作品,尤其擅长以山阴的天空、地平线和沙丘等为背景,让被摄物像摆设品般配置,这种表现风格的照片被称为「植田调」,在世界上获得高度评价。
植田正治获奖无数。一九五四年获得第二届二科奖,一九七八年,获文化厅创设十周年纪念功劳者表彰。一九八九年,获得日本摄影协会功劳奖。自一九五八年在纽约近代美术馆举办展览后,多次在海外展览。一九九五年,植田正治写真美术馆在鸟取县西伯郡岸本町(现伯耆町)开馆。一九九六年,获得法国艺术文化勋章骑士勋章。二○○○年七月四日以八十七岁高龄过世之前,始终未离开故乡,贯彻「业余摄影爱好者精神」。近年,举办了巡回欧洲的回顾展,相关刊物也出版问世,植田正治再度引起关注。作品集有《植田正治的世界》、《植田正治写真集 吹来的风》和《我的相册》等。
小传记1
小传记2 鸟取县民在美协会名册
◎影谈笔谈 小声说 我的业余之路
小传记3
小传记4
◎影谈笔谈 脚底心长了冻疮
小传记5 开垦团「香取」.伯耆大山
◎影谈笔谈 在开垦农村举办亲睦摄影展
小传记 用照片诉说童话的世界
小传记6 详和的早晨
◎和秋山庄太郎先生的对谈
小传记7 半个世纪的霉斑.一九三○年 ~ 三三年
小传记8 轨迹一九三四 ~ 四○年
小传记9
◎影谈笔谈 县展是愉快的嘉年华会
小传记10 晴天
小传记11 伪景
◎投向起点的视线 / 真正的摄影家和「年轻」
小传记12 住院
◎投向起点的视线 / 各自的「关系」
我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八五年的十二年期间,在《每日摄影》杂志上分十三次发表了「小传记」的系列作品。每一次如同文章片断般的作品集,都是透过刚买的哈苏(Hasselblad)相机的镜头和不同人物进行交流,同时,也记录了到我住院为止的日常生活,其中更包含了藉由偶然机会发现的战前玻璃干板(Photographic plate)底片这个契机,回顾了自己的摄影人生轨迹。
法国摄影评论家嘉伯里埃.波雷(Gabriel Bauret)看了「小传记」所有的连载后指出:「这次编辑企画的意义,绝非仅止于重新检讨过去的相片,或是发表新作,抑或藉由归纳注释的语言,更明确地区分、定义自己的方法,连载本身就展现出作品的风貌,同时也呈现出摄影者隐藏在作品背后,又结合在作品内部的人生。」(摘自《摄影论.断章》)
本书把包括各种要素在内的「小传记」作品群,以和当初连载相近的方式呈现在各位面前,还从当时写的教材中,挑选出和植田的「摄影」态度,以及和本系列相关的内容一并刊载。如果各位读者能够从成为植田「自传」的本系列中,发现充满温情和幽默的摄影魅力,将是本人最大的
精采内容.抢先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