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
商品详情
  • 陳朝益(David Dan)《讓改變發生!:為何創新與轉型常困在最後一哩路?【如何讓改變發生?系列3】】》大寫出版

陳朝益(David Dan)《讓改變發生!:為何創新與轉型常困在最後一哩路?【如何讓改變發生?系列3】】》大寫出版

¥76
-
+ 余量有限
  • 商品详情
  • 基本信息
  • 用户评论0
  • 用户咨询0
  • 讓改變發生!:為何創新與轉型常困在最後一哩路?【如何讓改變發生?系列3】
    作者: 陳朝益(David Dan)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大寫出版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16/10/0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5695583
    叢書系列:In-action!
    規格:軟精裝 / 269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有太多的書談論過「改變」,
    但懂得「改變的知識」還不足夠,
    我們要能衝破那「死亡之谷」,改變才能發生。

      本書以教練的專業和「合力共創」的精神來和讀者一起啟動改變,完成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型。有心理層面的探討,也有執行面所需要的工具箱,讓「改變發生」成為常態。

      我們使用教練流程,不是說「你應該」而是探索「你想要」的可能……

      本書是大中華地區的國際級資深教練陳朝益先生專為華人組織及領導轉型而撰寫的《如何讓改變發生?》系列書的第三冊;內容聚集於全系列書的最關鍵主題──由「知道」到「做到」的行動力量。

      許多企業想改變,也有許多組織主管企圖創新改變,他們知道「離開舒適圈」,才能在當前產業環境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求存;許多創業或趨勢書籍都探討過「改變觀念」的重要性,而本書作者、華人圈資深教練陳朝益先生,特別由教練模式的角度,詮釋從「觀念到行動」的「改變過程」,為何困難重重又充滿人性考驗?

      事實上改變或是創新行動本身從思維開始,就極度需要「有意識」的進行,本書提供了許多工具與幕後的「促變」原因說明;當一個企業主管和團隊,對改變的主題「不急迫」、「沒有感到重要性」;在心思意念上無法推進時,改變不會發生。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沒有在心理與行動做好預備,在過程中又沒有支持或追蹤;這種改變則常淪為「死在最後一哩」的「曾經想改變」計畫。

      許多帶領組織轉型的主管甚至經營者,往往沒有理解「改變是一場需要有步驟及策劃」的過程,他們只憑著願景出發,往往不能解答團隊或員工對改變的恐懼,自然無法跨出行動。

      在產業激烈轉型的今天,推動組織的領導人必須了解如何讓群體實踐轉變的真正過程,這其中並沒有秘密,但確實需要「促變的工具與指南」了解改變的進程。本書將從教練的角度探討,你的公司會需要哪一種改變,是「換軌」,還是「精進」?改變為何沒發生,如何能讓團隊成員從覺得「需要改變」進化至「想要改變」?

    專文推薦

      佘日新教授/逢甲大學講座教授、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
      劉寧榮教授/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總監
      黃清塗/基督教聖道兒少福利基金會 執行長

    特別薦讀

      王昕(德國Bosch總公司 項目經理)
      方素惠(台灣《EMBA》雜誌總編輯)
      吳咨杏(國際引導者協會認證專業引導師及評審,朝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曾憲章博士(華人產業界的「科技遊俠」)
      黃卉莉(慧力教練,生命.領導力.安可職涯教練)
      陳乃綺(上尚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執行長)
      陳正榮(牧師,生命教練)
      陳郁敏(Happier Cafe更快樂實驗所創辦人,漣漪人基金會共同創辦人)
      潘婉茹(團隊關係與領導力教練,《夥伴教練心關係》譯者)
      劉匡華(5070社會型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駱松森(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 高級課程主任)

    〈如何讓改變發生?〉系列書
    ─盛讚薦讀,當代領導者思考利器─

      認識朝益兄有好一陣子了,他應該是我所認識最認真的退休人士。往來於美台之間,每次回美國總是排滿了教練課程的進修,汲取先進經驗中的最新知識,內化、轉化為台灣情境可以運用的教練方法,……在(這套)書中,朝益兄不改其長年任職跨國大公司的溝通與記憶方法,提出如「5C架構」、「SCARF」、「GROWS 2.0」這些智慧與執行的框架,潛藏在書中各個不同章節中,等待讀者去採礦。
      佘日新教授/逢甲大學講座教授、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
     
      這套書中提到改變的四個階段:「信任」、「獨特的領導風格」、「如何讓改變發生」以及「高管的最關鍵轉變」,我們每天都在面對。用陳先生的話說,是「從管理走到領導的新境界」。我想,僅憑這句話的「境界」,就值得我們去讀一讀這套書。
      劉寧榮教授/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總監
     
      朝益教練本身產業界的經歷豐富,退休後個人孜孜不倦的在領導這個領域進修,我是其中受益者之一。他這系列套書出版,提出領導中許多重要的概念,並輔以案例說明,對領導者將有醍醐灌頂之效。
      黃清塗/基督教聖道兒少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從永遠走在前頭的科技產業總經理,到不斷要人「慢下來」的高階主管教練, David(陳朝益)教練自己的轉型之路,就是今天領導人最好的典範。……當他再度出現在企業領導人身旁時,沒有人比他更適合來告訴大家:如何轉型,如何傾聽,如何建立團隊的信任,如何讓改變發生。
      在這套書中,他的真誠、開放、樂意助人,是教練的專業,更是David的獨一無二標誌。
      方素惠/台灣《EMBA》雜誌總編輯

      (……更多推薦.詳見本書內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朝益(David Dan)
     
      金書獎著作《翻滾吧,MIT人才!》合著者,他參與見證了台灣早期的電腦業發展,也曾任英特爾台灣香港區總經理;在缷下經理人職務,陳朝益轉型為高階、主管教練多年,也是參與過許多中華區外商及著名企業的關鍵人才培訓及轉型專案。他的第一本著作《幫員工自己變優秀的神奇領導者》,亦是中文世界首部完整將「教練」(Coaching)概念引進台灣的重要著作之一。
     
    目錄
    由A 到 A+的最後一哩路
    (How to make change happen? The last mile from A to A+)

    1.改變:生命中不可錯失的冒險
    -昨日的優勢擋不住明日的趨勢
    -改變是好的,如果……
    -如何讓改變發生
    -改變 Cha-Cha-Cha
    -精進:由 A 到 A+ 的改變
    -換軌:大破大立的改變
    -生命中不可錯過的冒險
    -未來贏家的面貌
    -為什麼我們立志的改變常常失敗

    2.心思意念的戰場:為什麼我們拒絕改變
    -為什麼烤牛排要切邊
    -更新你我心中的操作系統
    -心思意念的戰場:八大領域
    -壓力測試
    -做個清醒的人
    -粉碎改變的謊言

    3.換軌:如何讓改變發生的五個黃金法則
    -人可以被改變嗎?改變痛苦嗎?
    -改變的雙軸心法則
    -如何讓改變發生?五大黃金法則
    -如何讓改變發生?七個關鍵元素
    -改變的工具箱
    -改變的最後一哩路:破除內在誓言

    4.讓大象也能跳舞:如何讓團隊的改變發生
    -東西沒壞,還需要修理嗎?
    -領導者的迷失
    -如何讓組織的改變發生?工具箱
    -如何讓組織的改變發生:五個流程
    -如何讓「創新組織」能存活?
    -組織裡的文化大革命:企業文化掃描
    -新變形蟲組織

    5.組織變革:是誰扼殺了改變
    -每一個年度的開始
    -組織改變的六個關鍵動機和動力來源
    -覺察改變(Learn to change #1)
    -學習改變(Learn to change #2)
    -自我改變(Be the change)
    -設計改變(Design to change)
    -領導改變(Lead to change)
    -持續改變(Sustain the change)

    6.精進:由 A 到 A+ 的組織寧靜革命
    -熊來了
    -精進3R策略
    -精進者的工具箱:三明治法則
    -組織精進的九個案例
    -組織精進的幾個發想提案:你也可以試試
    -寧靜革命真精神和新挑戰

    7.一個教練的合作共創旅程
    -喚醒領導人:叫我「陳教練」
    -教練的價值是什麼?
    -自我察覺自我發展:我需要改變嗎?
    -可改變的關鍵時刻
    -改變的關鍵元素檢查表
    -你預備好改變了嗎?
    -如何喚醒裝睡的人
    收回
     

    前言

    由「知道」到「做到」的行動力量

      「創新,創造,創業」這三創的風潮正夯,對於領導人和組織內的每一個成員的意義是「必須離開舒適區,進入那不可知(not knowing)的領域」,組織內部的氛圍可能是「很迷惘」或是「有盼望」,這會取決於領導人的領導力;如何學習改變,設計改變,領導改變,讓改變發生,這是領導者的真功夫,這一切都要起源於領導者的初心:自我改變。

      討論改變的書籍汗牛充棟,大多是專家學者們的方法論,但是談論到「如何讓改變發生」倒是少見;「知道」是「知識」領域,這也是校園裡教授專家們的專業,有許多的理論和學派,我曾經在課堂裡問過一位教授,「請問老師,在這許多理論中,你站在哪一邊呢?」他無言以對,感覺他被我冒犯了,從來沒有人會問老師個人的立場,他們也不需要選邊站,實踐不是他們的專業;作為一個教練,我們必須面對,我們常常會問學員這些基本問題:

      你知道有這麼多的可能選項,你自己的選擇呢?
      為什麼你做這個選擇?
      你願意為這個決定付出代價嗎?

      顧問圈的朋友常會面對以下這個困境,當他們團隊花了好大的心血做完市場調研和內部訪談後,做成一個專案報告並提出建議書時,老闆第一個反應可能會是「這個我們都知道,早研究過了」,面對這個情境,顧問怎麼接下來呢?對於教練來說,這開啟一個機會,教練會問:「既然你知道,為什麼做不到呢?」這正是教練介入的關鍵時刻。

      每一個人或是每一家企業可能都會面對許多不可預測的情境,有些來自自己的心思意念:恐懼,沒有信心,不確定,不安全,不可能,我還沒預備好,我不知如何做選擇,我不知要付上多大代價……?這一連串的問題接踵而來,讓許多的領導人裹足不前,知道但是做不到;如何突破音障走出重圍呢?這就是本書的重點;先由「心思意念」著手,釐清自己的動機和目標並作決策,預備好自己,不只是能力,有把握有信心而且願意承擔責任;唯有如此,在經歷困難時,才會有韌性和堅毅「使命必達」的心志。

      在時間管理的專業上,我們都知道「重要和急迫」都必須具備才會馬上做,急迫不只是靠外來的壓力,更是「今天不改變,明天會後悔」的急迫感,這都來自每一個人「心思意念」的轉化,你會如何點亮那內心的渴望和急迫感讓改變發生呢?

      一個組織的改變起自於領導人個人的自我改變,這是本書的核心,其次才是領導人如何帶引團隊改變?團隊改變的理論架構和個人的改變非常的相似,但是它有它獨特的部分,「組織的設計改變」就是其一,如何建立一個安全的改變氛圍,讓員工樂於跟隨並參與改變,這是領導力的終極考驗;現在,就讓我們開始進入並經歷這個改變吧!

     

首页 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