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
商品详情
  • 代謝派未來都市 Metabolism: The City of the Future
  • 代謝派未來都市 Metabolism: The City of the Future
  • 代謝派未來都市 Metabolism: The City of the Future
  • 代謝派未來都市 Metabolism: The City of the Future
  • 代謝派未來都市 Metabolism: The City of the Future
  • 代謝派未來都市 Metabolism: The City of the Future

代謝派未來都市 Metabolism: The City of the Future

¥285
-
+ 余量有限
  • 商品详情
  • 基本信息
  • 用户评论0
  • 用户咨询0
  •   代謝派未來都市

    Metabolism: The City of the Future

    作者: 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森美術館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JUT Foundation for Arts and Architecture, Mori Art Museum

    譯者:張瑞娟、陳建中、江文菁

    出版社:田園城市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13/08/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1200元

     

     

    ISBN:9789868500136

    規格:精裝 / 336頁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如生物般新陳代謝

    最接近未來的都市∕建築想像

     

      ◆針對「日本代謝派」系譜作品介紹,最完整之重量級專書

     

      ◆配合森美術館首度海外移地展出的「代謝派未來城市」展覽出版,收錄超過七十個重要代謝派作品,完整收錄手稿、完工照片、模擬圖

     

      ◆收錄十三篇代謝派論述,重新檢視代謝派的當代價值

     

      「Metabolism」這個在生物學上翻譯成「新陳代謝」的詞彙,在建築上則是以日本戰後最重要的建築運動「代謝派」之名為人所知。這個日本戰後最重要的建築運動,曾在1960年代的日本掀起根本性的建築革新風潮;它不僅是日本建築師們獨自建構、從日本朝向世界發聲的建築思潮,同時也奠定了日本現代建築的重要基底。

     

      所謂的「代謝派」,是以1960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設計會議1960」為契機,由環繞著日本建築教父丹下健三、深受其影響的建築評論家川添登、建築家大高正人、菊竹清訓、黑川紀章、楨文彥、工業設計師榮久庵憲司以及平面設計師粟津潔等七人所組成的跨領域建築團體;他們在世界設計會議上提出「能夠進行新陳代謝的建築與都市」之理論,認為「建築與都市不能成為封閉的機械,而必須是能夠透過新陳代謝來成長、變化的有機體」。

     

      這個在日本戰後提出的建築運動,是環繞「戰後復興」為核心,並且以「從廢墟中邁向未來」的思維牽引著日本在二次大戰後的未來想像,也因此對「都市」的想像成為他們最重要的思考;「即使在單體建築中也能窺見都市原形」、被稱為「建築化的都市」的巨型結構體,與「透過單元建構出如都市般的單體建築」的膠囊建築,即是代謝派最為知名的兩種建築型態。此外,大型都市計畫以及朝向空中或海上的人工都市的提出也是代謝派的重要特點,他們對「都市」概念的著迷也開拓出前所未有、極具視覺震撼感與創新性格的都市∕建築未來性。

     

      在漫畫《二十世紀少年》中作為故事背景主軸的19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即是代謝派集大成的一場祭典,也是最能體現代謝派之未來性的一場展演。書中以「慶典廣場」一個章節,完整地介紹了大阪萬國博覽會從廣場到主題館的各項設施,如由丹下健三設計的巨型結構體-祭典廣場的大屋頂、菊竹清訓設計、以膠囊單元所構成的萬博塔(Expo Tower)、黑川紀章以四角椎單元焊接組成空間桁架、中央吊掛著紅色球型劇場的東芝IHI館等,即使今日來看也都是超越想像的未來建築模型。

     

      這本堪稱理解「代謝派」之最完整專書,不僅收錄大量設計手稿、圖版以及模型照片,以期完整展現「代謝派」的視覺性;收錄十一篇日本當代對這股五十年前的建築風潮之再評價論述,以年表與圖表清楚呈現複雜的代謝派構成以及其周圍衍生。

     

      全書以「代謝派的誕生」、「代謝派的時代」、「從空間到環境」以及「全球的代謝派」四個主題,收錄了有史以來最完整的代謝派論述及作品;全書從代謝派誕生之前的時代背景開始,探討代謝派的生成之契機,並介紹其蓬勃發展之重要建築師、論述及作品,並跨及代謝派思維所衍生的環境與空間議題,最後並介紹原生於日本的代謝派思潮如何跨出日本國界、流向全球。

     

      本書原搭配2011年由森美術館策展、於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展出的「代謝派未來都市」回顧展而出版,中文版出版則配合該展覽於2013年的首次海外移展──由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基金會於中山創意基地策畫的「代謝派未來都市展:當代日本建築的源流」一展同步於台灣出版。

     

     

    目錄

     

    002 建築的使命

    李彥良|Aaron Y. L. Lee

    003 台北展序

    南條史生|Nanjo Fumio

    006 當今社會的代謝派之意義和日本的重建以及未來

    南條史生|Nanjo Fumio

    010 本次展覽會的構成 稱為「代謝連鎖(M e t a b o l i s m N e x u s)」的

    「近代化之超越與克服」

    八束Hajime|Yatsuka Hajime

     

    SECTION 1 Birth of Metabolism|代謝派的誕生

    018 從戰時到戰後重建

    040 代謝派的誕生

    SECTION 2 Era of Metabolism|代謝派的時代

    062 建築化的都市:巨型結構體 (MEGA-STRUCTURES)

    100 象徵性空間與代謝派的建築

    130 膠囊建築與社區

    SECTION 3 From Space to Environment|從空間到環境

    166 從空間到環境

    182 慶典空間:日本萬國博覽會------

    SECTION 4 Global Metabolism|全球的代謝派

     

    210 全球的代謝派分佈圖

     

    226 | TEXT-01 丹下健三的現代主義都市小系譜學

    Kuan Seng

    235 | TEXT-02 寒冷地居住研究和南極昭和基地 淺田孝的膠囊建築原論

    豊川齋赫|Toyokawa Saikaku

    242 | TEXT-03 川添登《新建築》與傳統論爭:日本式的悲劇突破口

    中森康文|Nakamori Yasufumi

    249 | TEXT-04 菊竹清訓 海上的都市

    今村創平|Imamura Souhei

    254 | TEXT-05 「未來」會突然來臨嗎?

    黑川紀章|Kurokawa Kisho

    260 | TEXT-06 黑川紀章 大眾媒體時代的建築家群像

    南後由和|Nango Yoshikazu

    267 | TEXT-07 楨文彥考 都市與群眾

    松下希和|Matsushita Kiwa

    271 | TEXT-08 嶄新的「社區共同體」 大高正人、大谷幸夫所探索的群集居住形體

    山名善之|Yamana Yoshiyuki

    276 | TEXT-09 環繞著計畫概念的斷絕 1960年代都市計畫案的巡禮

    日埜直彥|Hino Naohiko

    281 | TEXT-10 日本萬國博覽會 資訊化社會的都市基礎設施

    菊池誠|Kikuchi Makoto

    287 | TEXT-11 THINKING THROUGH THE OBJECT=SOCIAL

    METAMORPHOSE(透過物體的思考=社會的變質)

    榮久庵憲司的世界

    金子祐介|Kaneko Yusuke

    291 | TEXT-12 粟津潔的「代謝主義」

    及部克人|Oyobe Katsuhito

    297 | TEXT-13 作為關係性的「環境」 色彩.空間.環境

    片岡真實|Kataoka Mami

    302 | TEXT-14 在全球化波瀾下的建築家們

    太田佳代子|Ota Kayoko

     

    307 代謝派運動年表 1945-2010

    312 參與代謝派運動的人物們:人物相關圖

    313 參與代謝派運動的人物們:人物介紹

    320 代謝派延伸深度閱讀100本

    322 作品清單

    334 新製作模型. 影像作品清單

     

    收回

     

     

    台北版序

     

      這次森美術館和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合作,舉辦「代謝派未來都市展:當代日本建築的源流」展覽。這個展覽其實是2011年在森美術館舉辦的「□□□□□□的未來都市展」的巡迴展覽,也是森美術館在台灣巡迴展出的首例,展出地點在中山創意基地URS21這個與日本極有歷史淵源的場地,實在深感榮耀。

     

      「METABOLISM」是「新陳代謝」的生物學用語,1960年在東京舉辦的世界設計會議中,提出了以這個詞彙為名的日本建築運動。此建築運動風潮在丹下健三的影響下,包含建築評論家川添登、建築家大高正人、楨文彥、菊竹清訓、黑川紀章,以及平面設計師粟津潔、工業設計師榮久庵憲司所結成的代謝派集團,加上磯崎新和大谷幸夫等,不僅受到同時代建築家們的認同,也成為從日本向世界發聲的知名建築運動。日本從戰後重建的階段開始,邁向高度經濟成長、人口增加時期的過程中,就如同生物反覆代謝而成長的現象一樣;其中,都市與建築也開始被認為應該要加入這種有機變化的思考,催生更多代表日本邁向的嶄新未來之形象作品。

     

      在東京的展出是世界上首次將這項運動做統合性介紹的展覽,受到極好的評價。展覽梳理了1960年代代謝派的創立、代謝派的極盛時期到其最大成果展示, 也就是1970年的日本萬國博覽會, 然後到代謝派如何發展與國際及現代的傳承等脈絡, 並以「1: 代謝派的誕生」、「2:代謝派的時代」、「3:從空間到環境」、「4:全球的代謝派」等四個章節來介紹,內容包含建築模型、圖面、草圖、相片、影像紀錄、CG影像等等,東京展中多達300件以上的展品、共72項計畫,重現了包括丹下健三等人在東京灣上構思新首都的「東京計畫1960」,以及包含6項未來都市提案的CG影像,將他們的思想以動態傳達給現代的人們。自從提出代謝派至今已經過了半世紀,在2011年日本面臨大震災重建課題的這個時間點上,代謝派運動在戰後重建時期所展現的強大毅力,也帶給現在的我們朝向未來、勇往邁進的希望;而在發展快速的台灣,代謝派建築家們這些嶄新、極具衝擊力的提案,應該也能對創造未來城市的意願帶來激勵的效果。這個展覽並非只以對建築或者是對設計有興趣的朋友為對象,而是希望能邀請各個領域的台灣朋友們都能蒞臨指教、共襄盛舉。

     

    南條史生| Nanjo Fumio

    (森美術館館長)

首页 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