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猫, 是很严肃的: 吴毅平15年猫写真精选
猫咪不愿面对的真相,他用镜头追根究底!爱猫人不忍卒睹的现实,他用生命留下纪录!史上最严肃专业猫仔队,
猫咪不愿面对的真相,他用镜头追根究底!
爱猫人不忍卒睹的现实,他用生命留下纪录!
史上最严肃专业猫仔队,300张难以想象的怪猫怪表情怪姿势怪情事,15年私家珍藏一刀未剪大公开!
拍猫是很严肃的?为什么?
专业猫仔队-吴毅平说:因为猫。
「我总是在寻找大家都没看过的猫,或是大家没看过的猫行为举止。至于要怎样才能拍到最奇怪的猫,还是得依照新闻摄影老师教的方法:『比别人早到,比别人晚走』。
如果新闻事件只发生几个小时,那比别人早到、比别人晚走,也没有太难。
但拍猫这件事可没有开始与结束,所以别人拍一年,我就拍十年吧。一个地方别人去五次,那我就去五十次。」
善用副业(摄影师)走遍全世界,吴毅平拍下数不清的千猫百态:
吃鸽子的猫?看新车的猫?贞子复活的猫?跟狗外遇的猫?拿猪当床垫的猫?被蜗牛抢食物的猫?脸上戴着N95口罩的猫?一边走一边尿得「碴碴滴」的猫?
还有18种龇牙咧嘴舔舌头的方式,
29款美艳绝伦的「阿丑」造型,
56种无法无天的乳牛猫书法课,
以及更多爱猫人也疯狂的猫咪穿帮照……
《当世界只剩下猫》之后,行万里路、读万只猫的吴毅平,
要用更多精彩照片告诉你:猫的身上永远都有新鲜事!。
★ 精致细腻的印刷与装订,一次收藏吴毅平15年来最精选猫作品
★ 200页全彩精印猫写真,各式萌猫可爱猫丑猫凶猫懒猫奇怪猫惊喜猫全都录
★ 特别收录:吴毅平私藏不露摄影秘技 + 拍猫心得与趣闻 — 想拍得像他一样好?一定要看!
作者简介
吴毅平
曾任自立早报、路透社、TO’GO旅游情报、30杂志摄影记者,现为自由摄影工作者,作品散见于商业周刊、新北市文化季刊与自由时报副刊等。
曾获TIVAC 365传统摄影奖、台湾新闻摄影大赛、美国B&W摄影杂志Porfolio Contest等奖项,作品「台北人」获国立台湾美术馆购藏。
已出版《在路上遇见猫》、《优雅的瞬间》、《到里斯本寻找一只猫》、《猫岛.座间味》、《当世界只剩下猫》等书。
个人网站》www.wuyiping.com
相关著作
《当世界只剩下猫》
序
【对谈是很严肃的】
摄影集印刷前,出版社希望我能多说一些与猫有关的事情,所以打算安排一次对谈。
就是那种两个人在茶艺馆或咖啡厅或会议室里针对许多问题分别回答,当中也许会因为两人对于对方的回答有不同意见,因此产生更多问题与讨论。旁边会有一位编辑用录音笔录下来,最后再将全部对话抄录下来。当然有时候还会有一位摄影在旁边,拍下对谈二人的手势表情,以及沉思皱眉头,或是相谈甚欢的样子。
后来并没有这么做。
首先,我不知要与谁对谈,因为跟另一个人讲话实在不是我的专长,很怕录音档里都只有另一个人的声音,二重唱变成独唱会,这篇稿子说不定反而更适合放进对方的书里了。另外,我的角色通常是拍照的那个,也就是「拿相机打零工维生」;要从用闪光灯闪人的变成被闪的,我才不要。
最后我决定,找一只猫来对谈。以下是当天对谈的完整记录。
你为何都拍外面的猫,家里明明就有5只了,拍外面的猫真的比拍家里的猫有趣吗?还是野花真的比家花香?
野花没有比家花香,但野花比家花真实。我自认是个旁观者、记录者。我学摄影时,老师告诉我要当个墙壁上的苍蝇,静静地观察周遭发生的事情。家里的猫毕竟是比较有可能受人为影响的,而家里的摆设与环境也是可以随时改变的。我拍外面的猫不是为了美或可爱,虽然野猫街猫也很可爱,但我在意的是他们与环境的关系、与人的关系;相反的,这当中也会记录下人对于猫的反应。
那为何还要拍到国外去?
虽然猫的习性并不会因为换了个国家就有很大的改变,但是环境与背景在视觉上就非常不一样,外国人对待猫的方式与反应也完全不同。另外,我觉得旅行需要一个目标,我无法单纯地为了玩而玩、为了渡假而渡假,既然我想拍猫也想旅行,那就去有猫的地方吧。
那如果有一天,都没有街猫了,你要拍什么?
那就拍别的题目呀。许多先进国家根本没有流浪动物这件事,因为他们养宠物的人并不会不想养就往外扔,如果真的有人在街上捡到没主人的猫狗,也会经由动物之家的安排找到愿意认养的家庭。
我是记录者,我无法记录不存在的东西,也不会为了记录而刻意去创造。就像拍摄战争的摄影记者,如果真的世界和平没人打仗,就不用拍了,那应该是件好事。难不成还为了拍照而去挑起战争吗?
国外的狗仔队不就是这样。为了要拍到独家画面,就找个人在街上对某位大明星骂脏话挑衅,这样就可以拍到他比中指甚至动手打人的照片。
嗯...... 我是猫仔队,不是狗仔队。
说说拍猫时遇到的趣事吧。
其实有趣的反而是人,不是猫。因为猫并不会意识到我在做什么,最多就是怕人的猫看到我接近就跑掉,不怕人的继续做他原来做的事。而人们看到我拿相机一直拍猫,反应都不一样。最常见的就是问说「啊你拍这个猫是要做什么?」还有人很直接地说:「你一直来拍猫都不用工作吗?拍这个有钱吗?」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通常简单回答:「因为猫很可爱」,就继续忙我的了。
不过最近有人帮我想出了一个好答案。有次在一家老杂货店外拍猫,年纪很大的老板就问说,你干嘛要拍这些?正当我还在想着要如何回答时,他儿子(其实也已经有五十多岁了吧)就自己帮我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就像有的人爱抽烟,有的人爱喝酒,拍照片是人家的兴趣。」
拿拍照跟抽烟喝酒相提并论,也算是有才了。所以我决定以后就用相同的话回答。
说实在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情况都是,我一个人带着相机出门,到了可能有猫的地方,开始拍照,过了两三个小时后,拍了好几百张,这当中可能没遇到半个人,或是有人经过但是对我视若无睹,我也就一整个下午没跟人说话,最后收工回家,检视这几百张照片之后,发现没有一张是好作品,就全部存进硬盘归档。请问这样要如何生出有趣的故事?剩下的百分之零点一就是有些猫很有趣,那就不是故事,而变成照片,全都放在书里了。
如果真的要挤出一点来的话,应该就是大便了。我觉得我踩到大便的机会比别人高得多,因为我走路时一直东张西望在找猫 — 猫通常都在比较高的地方,我也就一直抬头看,根本不会注意脚底下有什么。尤其我常去荒废已久的老房子或小区拍照,就常踩到人的大便。
……你怎么知道那是人的大便?
因为上面还有卫生纸啊。
更可怜的是,踩到大便之后,我都会去买彩券,但从来没中过。后来才知道,中奖需要的是狗屎运,不是人屎运。
你好像对丑猫特别有兴趣,为什么?
当大家把林志玲当成国母、而有钱人都要娶女主播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为这个世界上不美的东西尽一分心力。
关于宠物的美丑,养狗的人似乎就比养猫的人肚量大一些。有些品种的狗天生丑不拉机,例如沙皮狗或巴哥之类的,但主人却因为丑才喜欢养;狗界甚至还有选丑大赛,美国加州就定期举办世界最丑的狗比赛,一只名叫Sam的狗竟然连得三届冠军,世界排名
第一丑,还有自己的网站。牠每次参加比赛一出场,所有主人都认输了,因为实在丑得太可怕,不过其他参赛狗可都松了一口气,因为有牠在,大家都相形见「美」。
但是丑猫就不受欢迎了,各地流浪动物之家的人感受应该最深吧。安排认养的时候,白猫、橘子猫或有着美丽虎斑的猫总是最受欢迎,至于常被称为「阿丑」的玳瑁色猫则时常乏人问津。
那你自己也养过丑猫,有什么心得感想吗?
因为养了阿丑,我也开始注意一些有关猫花色的相关讯息,才发现原来阿丑这种花色被称作玳瑁色,其实也算是三色猫,应该也都是母的。
几年后阿丑生病过世,某天收到一封关于小猫送养的e-mail,信的主题为「阿丑要找主人」。我一看就好奇,怎么也有人把猫叫阿丑?点开一看不得了,照片里的猫竟然跟我家阿丑几乎一模一样!难道阿丑已投胎转世了,而且此生继续当猫,还继续当丑猫,还被人叫阿丑?这封信会转寄到我这里来,真是有点让人不寒而栗啊。
当我的人生出现过两位阿丑之后,我开始注意路上的丑猫。
宠物店里的名贵猫,在交配时会考虑公母猫的品种、毛色与斑纹,以便生出比较容易卖得出去的小猫,也就是大部分人觉得美丽的猫。但是路上的猫可就无法如此讲究优生学了,母猫一发情,大家都有机会当新郎。母猫并不会挑剔公猫的品种与花色,这也是为何路上总是会出现长相奇怪的猫。再加上生活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天要躲车子、躲小狗、偷吃东西,当然还有必需的睡大头觉、抓痒与伸懒腰等,因此不时会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表情与姿势,让人觉得丑,却又丑得理所当然。
其实丑猫也是很可爱很温柔的,但我并不想用那首老掉牙的歌名来为丑猫辩解,丑猫应该大声说:「我很丑,而且并不温柔,啊不然你是要怎样!」
最近,我又养了一只让人看得眼花撩乱的玳瑁,是被人丢在烧肉店门口的。脸上一大块黑斑,还有一颗三八痣。我决定给牠取名叫「阿美」。啊,就是你耶!
内容连载
§内文1
A:新闻摄影课是读大学的时候去上的。
我不是新闻或传播相关科系的,这些科系分数都很高,我没能考上。填志愿时法科与商科都不想填,只好读文学院,可是对拍照这件事又很热衷;所幸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可以修4到8个外系学分,并入毕业学分计算。我当然二话不说,去传播学院找摄影课上。
上完了基础摄影课,还有新闻系的新闻摄影与广告系的商业摄影可以选修。商业摄影课的作业需要用到摄影棚与中大型相机,我一个外系学生,实在很难去借用人家昂贵的器材,所以就去上新闻摄影课了。这一决定,似乎影响了我下半辈子的工作与生活。
这个新闻摄影课根本是摄影记者的魔鬼训练营,以恐怖著称,包括老师的长相。通常每年只有6到7个人敢去修,外系生几乎没有;到了下学期又会有一两个人玩不下去而放弃,最后一个班上课只有4个人,够酷吧。
首先,第一关是要买相机。这门课的作业绝对不是叫你去拍淡水夕阳大溪老街之类的。新闻摄影就是去跑新闻,街头抗议、火灾、立法院打架、跳楼自杀或区运比赛之类的都要拍,所以单眼相机、连拍马达、长短镜头以及很大的闪光灯都要自己花钱买。不过最大的花费是底片,一场运动比赛,用一秒连拍五张的相机,一下子就拍完好几卷,还可能没有一张对到焦。现在想想真是感谢老爸老妈给我那么多零用钱。记得老爸曾经很感慨地说,你怎么那么混蛋,竟然对摄影有兴趣,你要是喜欢唱歌多好,参加合唱团出一张嘴就行了,一毛钱都不用花。
有了相机之后,学生要如何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会有什么新闻,如何进去立法院、区运比赛场地或灾难现场呢?如果你这样问老师,他只会回答一句话:「管你去死,自己想办法。」所以我们那时都练就一身爬墙、趁乱混进公家机关、捡掉在地上的证件冒充别人的本事,骑车在街上看到消防车也会跟着看看是不是大火灾。
上课的内容,就是检讨拍回来的照片,并且把报纸上同样新闻的照片拿来比较。老师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谁说学生不能拍得比在线记者好」,所以我们那时在新闻现场可是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交作业的学生;而且学生没有截稿的时间压力,有时更能拍到好东西。
那门课所有作业都要拍黑白底片,然后自己进暗房冲片、印样与放大。有些同学为了省时间,就用一次可装四个片轴的大冲片罐,然后每个轴再背对背卷上两卷底片,所以一次可冲8卷。当然万一有失误,例如摇太用力手一滑,罐子掉到地上,盖子开了,那一次就毁了8卷底片。
一学期下来至少拍了几百卷底片,每天不是在街上奔波,就是关在潮湿的暗房里。现在学摄影的学生应该幸福多了。
最可怕的是,老师没有规定你每个星期要去跑几条新闻、一学期总共应该交出多少份作业,反正学期末交最少的会被当掉。如果你交得很多但拍得很烂,检讨时照片会被当众丢在地上,最后还是会被当掉。
Q:这门课跟拍猫有什么关系啊?
A:虽然现在我把主要的创作时间用来拍猫,但是当年新闻摄影的方法却影响了我拍猫的风格,其中一项就是拍一些怪怪的猫。
老师当年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照片了,请让我看一点特别的 — 给我一些没看过的东西,或是用别人没想到的方法去拍。每天报章杂志上好几百张照片,能让读者的眼光在你拍的照片上多停留几秒钟,你就赢别人了。
所以,我总是在寻找大家都没看过的猫,或是大家没看过的猫行为举止。至于要怎样才能拍到最奇怪的猫,还是得依照老师教的方法:「比别人早到,比别人晚走」。
如果新闻事件只发生几个小时,那比别人早到、比别人晚走,也没有太难。但拍猫这件事可没有开始与结束,所以别人拍一年,那我就拍十年吧。一个地方别人去五次,那我就去五十次。
Q:那如果有一天,都没有街猫了,你要拍什么?
A:那就拍别的题目呀。许多先进国家根本没有流浪动物这件事,因为他们养宠物的人并不会不想养就往外扔,如果真的有人在街上捡到没主人的猫狗,也会经由动物之家的安排找到愿意认养的家庭。
我是记录者,我无法记录不存在的东西,也不会为了记录而刻意去创造。就像拍摄战争的摄影记者,如果真的世界和平没人打仗,就不用拍了,那应该是件好事。难不成还为了拍照而去挑起战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