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不可能的任务
用文物说历史,正是博物馆存在的理由。大英博物馆二百五十多年来持续搜集全球各地的文物,因此,如果你想用文物诉说世界历史,大英博物馆是个不错的起点。事实上,你可以说,一七五三年英国国会设立大英博物馆、下令馆方应该「力求普及」并对大众免费开放后,这一直都是馆方努力的目标。本书是二○一○年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广播网系列节目的记录,同时也是大英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不断在做、或是企图做到的努力中,最新的成果。
《看得到的世界史》用一百件文物说历史,游戏规则是由第四广播网总台长马克.达玛瑟(Mark Damazer)制定,十分简单明了: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广播公司的同仁,要从馆藏中选出一百件文物,涵盖的时间从两百万年前人类史的发端到现代,涵盖的范围囊括全世界最遥远的地方,而且力求公平。工作人员试着呈现人类经验中的各种面向,让我们了解整个社会,而不只是权贵阶级的生活,因此文物当中要有普通的日常用品,也涵括艺术杰作。
由于每周要播出五段节目,我们必须把文物分成五件一组,把地球快转到不同时期,利用该段时期的文物,简介五项当时的世界情势。由于大英博物馆的馆藏囊括全世界,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亦遍及全世界,我们决定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和评论家参与。这样一来,尽管每则文物的介绍都只是世界史的一部分,但整体上却依旧是全世界一起促成的历史(基于著作权的关系,参与者所说的话,大致上就是印在书上的文字。)
这项计划从很多方面来看,显然都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有一点曾经引发特别激烈的辩论:这一百件文物都不是在电视上介绍、而是在广播中呈现,听众必须透过聆听来想象,无法看到文物。本来我以为博物馆同仁习惯仔细端详文物,会被这种方式难倒,但英国广播公司的小组却信心十足,他们知道想象一样东西,是用非常特殊的方式把东西变成自己的;他们知道每位听众都会把节目讨论的文物,变成自己的文物,从而把这些历史变成自己的历史。
为了方便一定要看到文物、却不能亲赴大英博物馆的人,馆方把所有文物的照片放在大英博物馆《看得到的世界史》的网站上,而现在又以这本图文并茂的精美书籍,来呈现这一百件文物。
大英博物馆馆长
尼尔.麦葛瑞格(Neil MacGregor)
谨识于二○一○年九月
推荐序
博物馆,应该这样参观!
文 / 周志宇
大家应该都参观过博物馆,你还记得参观的内容吗?
一件件的文物陈列在博物馆的玻璃柜中,前面标着器物的名称、时代、作者(如果有的话),有时可能还有一些简短的说明,导览人员的陈述比解说板略多一些,不便宜的导览手册比导览人员的内容又多一些。然则,总是觉得那些文物离我们很远,与我们没有关系,所以参观归参观,多半说不上有什么实质上的收获,这也许是多数人参观博物馆后的最大感受。其实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非常复杂的故事,只要找到适当的方法,这些沉默了上千年甚至万年的文物,都会说出很精彩的故事。
台北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几乎是所有学校都会安排的参观处所,其中的藏品既多且精,也是所有观光客必到的朝圣地点。三楼铜器展示区中,一件件泛着或绿或褐的色泽,以它们特有的身形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很隐讳,你得多用些心。有一个区域放置几件晚商到西周初期制作的青铜器,它们有很大的比例是方形器,这些铜器上多半有相同的方形符号,由「亚、丑」两个字组合而成,所以被馆方命名为「亚丑器」。商周青铜器的铸造方式与中国以外的地区不同,是独有的「块范法」。这些以块范法铸造的方形器困难度比较高,这说明「亚丑」家族拥有非常高明的匠师,同时也显示这个家族的财力与生产能力都很高。事实上,这个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的殷商大贵族势力,直到商亡之后都不肯向周人屈服,一直到成王时,才被周人攻灭。显示周人取代殷商,花费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也可以间接说明西周在灭商之后,必须东征的理由。
展件中有一件「亚丑方尊」,高三十九.一公分,口径二十九.九公分,四个正面崁铸了鹿首,四个角落则崁铸了四个象首,大象高举鼻子,双耳扇张,象牙由嘴两侧伸出,模样十分传神而写实。写实的表现手法说明当时的人一定见过大象,但北方为何会有大象呢?我们再搜寻一下馆中,会发现依照另一种热带动物形象制造出来的青铜酒器,在馆中被命名为「牺尊」,牺的原义是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牲畜,多半指白色的牛。但牺尊的外形特殊,明显不是牛,而应该是一种「貘」科的动物,而且,在许多博物馆还收藏了「象尊」、「犀牛尊」,象、貘、犀牛这些热带动物存在的事实,说明当时中国北方的温度和湿度都比今天高,而那些热带动物都是当地的原生动物,在华北考古出土大量碳化的竹子也支持这个说法。
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这两种金属矿都非当地所产,必需由千里以外运来,显然他们有高效能的运输贸易系统,一般人难以拥有如此的条件,能够生产并拥有这些昂贵器皿的人,大概只有统治阶层的贵族。而这些既精致又笨重的器皿,在日常生活领域使用起来显然非常不便,所以,它们多半可能只有在特殊场合,诸如祭祀或典礼的时候使用,所以它们在「礼」的意义上可能比「器」的意义更大,这个由器走向礼的过程,也许可以反应礼制发展的某些面向。另外一件值得留意的,商代青铜器中,用在饮酒功能的器皿明显的多(与周代的青铜器比较),小件的如爵、角、觚、斝、觯、尊、卣,大件的如鉴、罍、壶等,几乎都与酒有关。酒器众多反应饮酒风气的兴盛,就像现在流行喝咖啡,稍微讲究的人,家中常常会拥有磨豆机、滤杯、美式壶、摩卡壶、义式压缩咖啡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甚至更多。商代拥有多类酒器,说明饮酒风气很盛,饮酒风气之盛说明殷商时代酒的普遍,这可以反应一件事实:殷商的农业十分发达,因此有大量多余的谷物可以用来酿酒。当然,繁荣的农业生产说明了这个王国的富裕与强大,他们能够培养出这么多杰出的工匠也就可以理解了。
下次再去故宫看那些商代青铜器时,会不会有比较不同的感受呢?想想,自己与友人坐在充满音乐的餐厅,手中拿着英国制的骨瓷咖啡杯,烘得正好的耶加雪夫咖啡冒着略带酸味的香气冲鼻而来,咖啡尚未入口,两颊已经微微渗出津液。那种感觉,就像三千两百年前的殷商贵族,庄重地举起手中金黄色的铜觚,酒的微温透过青铜杯传递到掌心,酒香淡淡地散在空气中,于是虔敬无比地向祖先说出心中的想望,就像在与坐在邻座的亲人聊天一般。其实,三千多年的时空,距离今天并没有想象中遥远。
我设想中的博物馆参观,应该是在这样的情景下进行。历史不该只是课堂中的知识,更不该只是一种考试的内容,透过博物馆的文物,我们可以更清晰、更具体地感受到千百年前发生过的事,只要我们有适当的引导。
很开心看到一本这样的书。出版社诗婷小姐问我愿不愿意为这本名为《看得到的世界历史》写推荐序,她说:「这是大英博物馆出的一本书,很精彩的。」我完全同意她的说法,而且必须承认,作者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葛瑞格先生的博学令本书变得格外动人。
本书的原始书名是《从一百件文物看世界历史》,大英博物馆收藏超过八百万件文物,无论质或量在世界上都无出其右者,要从其中选出区区一百件文物来描述人类的历史,也就是说平均每八万件文物中只能选取一件,那真是件无比艰困的任务。而要借着这一百件文物来描绘人类两百多万年来的发展轨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作者以其无比渊博的知识、动人的文笔,透过文物本身的解析、历史背景的铺陈、相关事件的勾连,清晰地画出一幅幅鲜活的历史图像,这些原本毫不起眼,静静地躺在博物馆某个角落的文物,因此有了鲜活的生命。作者不只告诉我们在那些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更精彩是,他示范了正确的博物馆参观方式。当然,我们期待下一次参观国内博物馆的时候,能够遇上这样精彩的引导,更期待国内也能看到这样的著作。
周志宇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于汐止
本文作者周志宇,为建国中学历史科教师与历史社指导老师,亦担任历史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导览志工。
推荐序
看得见的物件,看得见的文明
文 / 谢哲青
一七五三年四月,大不列颠王国及爱尔兰国王乔治二世(George II of Great Britain),于西敏宫议会(Palace of Westminster)热情支持,以英格兰著名收藏家汉斯.史隆(Hans Sloane)的藏品为中心,承购并改建伦敦市区附近的蒙塔古大楼(Montague Building),历经长达六年的筹措准备,终于在一七五九年一月十五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并坚持「博物馆应该是全体人类共享的教育殿堂」的营运理念,直到今天,仍对络绎不绝的旅客不收分文。
今天,你从大罗素街(Great Russell St.)极具庶民风格的前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让人联想到雅典帕德?神殿的壮丽立面。一八五三年由官方印行的《大英博物馆概要》中写道:「……文明大幅度的进步,三角楣饰的东角倾斜的象征是数学,暗示着追求永恒的科学原则;西角倾斜的主题侧是戏剧、诗、音乐与美术,整体雕刻主题的呈现在于强调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平衡 … 全体对象以雕刻为主,因为这是最有力的表现形式。……」许多人不了解,精致庄严的三角楣饰雕刻,隐含着「文明带动世界向前」的人文主义思维。
穿过希腊爱奥尼亚风的幽暗门廊,就好像历经了智识的闇瞽蒙眛,紧接而来的,是宏大开阔的中央大厅。这座正式名称为「伊丽莎白二世大庭院」(Queen Elizabeth II Great Court)的明亮空间,洋溢着后现代的艺术感动。参与这座中庭建筑设计的两位大师:诺曼.佛斯特爵士(Sir Norman Foster)与埃德蒙.哈波德爵士(Sir Edmund Happold),透过自由轻盈的空间,向我们传达了学术无国界、学海无涯的开放讯息。更特别的是,伊丽莎白二世大庭院虽是后工业时代的前卫设计,却一点也?有减损它古老而美好的维多利亚时代氛围。
除了充满知性与美的公共空间外,大英博物馆高达八百万件的收藏品,更为整个空间增添深厚隽永的故事性与艺术性。除了大家所熟知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雅典帕德嫩神庙(The Parthenon of the Athenian Acropolis)的大理石雕刻、波特兰花瓶(Portland Vase)、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的头像、清宫秘藏的《女史箴图》长卷、复活节岛的荷瓦巨石像之外,还有许许多不为人所知的典藏,正在角落等待你来发现、了解。
我个人有几件特别偏爱的对象,都充满了浓厚的?事性与传奇性,像是由英国最传奇的数学家、天文学与占星学家约翰.迪伊博士(John Dee,一五二七-一六○八)所制作的蜡制圆盘与水晶球就相当有趣。约翰.迪伊同时也是出色的地理学家,更是伊丽莎白女王的首席顾问。传说他可以能与天使对话,并从水晶球里看出伊丽莎白女王的命运,毕生都奉献给炼金术、占卜、以诺魔法(Enochian magic)及赫耳墨斯哲学(Hermeticism)。
约翰.迪伊的学术成就穿梭于科学与神秘之间,并试图透过数学公式与逻辑辨证将两个世界合而为一。他热衷于推广数学,曾经以弱冠之龄在巴黎大学的讲授高等代数。笃实的研究态度更让他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天文学家,在英国海外探险与殖民垦荒也是一名专家,为英格兰海外人员提供教育训练。我们所熟悉的「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一词,就是约翰.迪伊创造的。
按照历史文献的研究,约翰.迪伊与同时代稍早的李奥纳多.达文西,米开朗基罗,都是典型的文艺复兴人。他与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是好朋友,也相当熟稔哥白尼(Copernicus)的学说,即使不曾公开拥护,个人却笃信日心说并透过数学计算证实;同时,也是神秘学家的约翰.迪伊透过星占推演,为伊丽莎白女王择定登基,甚至对抗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宣战、出征日期。约翰.迪伊所遗留下来的魔法用品与个人研究笔记,是英格兰从蒙昧的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的历史标志。
即使只是一件小小的蜡制圆盘,背后都有如此丰厚的故事存在,那大英博物馆典藏的八百万件精品,更是超越了八百万这个数字所蕴涵的意义。人类文明从发端,历经漫长的时间进程,从东非大裂谷到大洋洲的海中孤岛,从撒哈拉荒漠到墨西哥的热带雨林,从穴居到城市,从聚落到大帝国,每一个对象,都带来过去的讯息,诉说着被时间所遗忘的故事。想要了解大英博物馆,了解人之所以为人,您手上的这本书,正时通往历史学与考古学殿堂,最好的叩门砖。
本文作者谢哲青,拥有历史学与外国文学学士学位,并于伦敦亚非学院(SOAS)取得艺术史暨考古学系硕士学位。他曾任大英博物馆、伦敦国家艺廊研究助理,佳士得拍卖会策展人员,目前担任飞碟电台《哲青游天下》主持人、东森新闻台《关键时刻》固定来宾,以及各大艺术、历史文物展览策展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