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用另外一种角度看铁皮屋
去各机关单位讲座会后,常有现场朋友凑近询问顶楼是否要增设铁皮屋顶的问题,他们似乎对铁皮又爱又恨,尤其总是有许多人嫌铁皮丑,我对于这样的心态其实蛮不以为然的。台湾的气候就是潮湿多雨,而我们的建筑物造型又是「现代化」的水泥建筑,所谓现代化就是西化,来自西方那干燥少雨的地区,我们自60年代开始,没有顾及到气候因素,就大量复制西方建筑,满足崇洋及都市化人口暴增的需求,然后遇到下雨,发现到铁皮屋顶是最耐用又便宜的防漏雨补救方式,却又矛盾的自我批评铁皮屋景观很丑,无形中增加国人自己的自卑感,又进而去歌颂国外的洋房别墅多么美,永远停留在自我否定的轮回当中。
然而,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铁皮屋顶其实是台湾都市特有的地景,是台湾住民对在地气候的因应对策、也是生活风景的写照。我们应该感谢铁皮屋顶、帮忙营造干爽舒适的居家空间才是!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介绍多种常见的屋顶施工方式,你可以依照自己的铁皮屋顶采光通风设计、再参考作者的施工图文说明,构思屋顶的结构如何调整。
作者依照其丰富的施工实务经验,分享了各种造型及年代的屋顶,从瓦片、石棉瓦、玻璃纤维及论述最充足的铁皮浪板等。不论你是古厝、平房、透天或顶楼住户,只要有屋顶,就会直接面对到风吹日晒雨淋,尤其是雨淋造成的漏水、渗水,是造成许多老屋困扰的主因之一。之前曾遇到一位买下乡下古厝的都市人,他有着归田园居的梦想,但是预算有限,因此在整修古厝的时候,他放着陈腐的屋顶底板不换,而把预算花到装潢与壁面装饰上,结果住进去之后立刻尝到苦果,屋顶底板里住着几十只壁虎、许多寄生在朽木里的昆虫,壁虎的排泄物如不定时炸弹从天而降,甚至在用餐时,食物也遭殃。之后只好用木心板封住天花板,眼不见为净。但是下雨天时,雨水还是会滴滴答答的透过木心板渗入室内,湿气与霉味充斥屋内,当初的乡居浪漫立刻被没有维修的屋顶给粉碎了,只能待下次预算足够时,好好的把屋顶维修一下。
同样的状况也会发生在公寓及大楼的顶楼,如果没有把一部分的预算编列为防水工程,同样会造成许多困扰,而在本书特别强调在铁皮浪板的防水施工上,也是始终抓漏抓不到时的一种解决之道,同时书里面也分享一些装饰型的浪板,打破铁皮屋始终就是那几款的既定印象。
这本书应是目前坊间探讨铁皮屋施工实务的非学术书籍,很适合家里有老屋要整建、屋顶要维修的读者参考!
林黛羚
友善生活记录者,着有《好感办公室》、《老屋绿改造》等书。
部落格alingling.blogspot.com
前言
从来没想过出书这档事,求学阶段每个礼拜都需要写一篇周记,同学二十分钟就搞定,我却需要一个半小时,不是因为内容精采,是挤不出东西来又不想草草了事,有时觉得字句不顺、字迹潦草撕掉重写,这种龟毛、爱钻牛角尖、又没有本事的个性,直到26岁那一年当了五年多的工务,改变了我处理事务的态度与效率。
会有机会写书,背后的推手,要感谢我的堂弟林鸿斌先生的鼓励,早在五年前就建议我写有关于手做木工的书籍,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没有提笔,看看市场上的出版品,抱着怀疑的眼光,这种题材会有人看吗?但时间证明我的想法是错的,去年他开始着手写第三本书的时候,又再提醒我写书的事,这回让我很快的找到写书的动力和方向。
为甚么想写有关铁屋的题材,希望藉由材料分析与修护经验,让拥有铁屋的人了解如何与它共处。偶像剧的「小资女孩向前冲」,描述女主角从乡下到都市上班生活,为了想提早实现购买「梦梦屋」的目标,减少开支与同事一起合租,住在老旧公寓的顶楼加盖铁皮屋。这是个很典型的都市住家场景,在台北任何地方只要从高处向下望去,红的绿的小点点到处都看到它的存在,有人说它们是台湾都市住宅的景观杀手,确实我们所看见的外观呈现与原先的建筑风格明显调性不同,任意的搭设皆是为了增加室内使用空间。
这些其实是公寓住宅使用后,出现了居住问题,而演变出来的现象,就向铁窗一样因需求而产生;如果当时公寓顶楼都做成排水功能佳的斜屋顶,窗台设计也能将遮雨、遮阳需求考虑进去,低楼层开窗位置安全无虑,也许顶楼加盖的铁皮屋和外墙吊挂的铁窗现象,就不会出现在我们住宅四周,只是这些红色绿色的小点点似乎已成定局。
铁皮屋在台湾到处都看的到,从厂房的运用到顶楼加盖,乡间农舍或游憩的民宿,以至避难的中继屋、校舍遮雨棚等,使用的范围不亚于住宅数量,但一般人对它的评价很少有赞扬的;其实材料无罪,我们眼见的丑陋铁屋,问题出在缺乏妥善的事前规划与使用后的维护,这是一块室内设计师摸不着边,建筑师不愿碰触的地带,至今还在居住、运用的户数未曾间断;本书希望藉由多年的实作经验与观察分析,让目前的铁皮屋住户了解如何安全维护,教导想要运用的人,如何挑选适当的建材与建构方式,让读者对铁皮屋有新的认识。
林守道
后记
原本只想写一本有关铁皮屋保养的工具书,写着写着不经意地,就掺杂了许多个人对居住环境与生活中的观点、想法,也与是因为平时就不太喜欢刻板条列式的文章,因此竭尽所能地,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形下,以较轻松的聊天方式来写作传达,但我不知道看书的人会不会觉得些许沉重了。
写作的过程有时会遇到举证的瓶颈,例如思考着如何以图片和图说文字来辅助解说,着实让我停顿不前了许久,或是为了一些数据的完整性,开车前往花东取景,天公却不怎么帮忙,前前后后的数据汇整花了许多时间,以致到截稿后期开始失眠,这不像平日就能轻易倒头就睡的我,但最后终于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本着作,感谢辛苦的美编后制,对我提供的六百多张照片、图稿做完美的编排,也感谢出版社的编辑元卉及彭总编的协助,对我延宕的交稿能所体谅,在整个户外取景的举证过程中,所遇见的一切人事物,我都是以善意写实的出发点来做记录,也许来不及跟您打声招呼,但也谢谢各单位及这些人们的帮忙。
无论是加盖、修缮或设计建造,「铁皮屋」和「铁窗」的主题,是来自于居住环境下所衍生的惊人产物,也源于我自身行业的一个体验。本书不是为了风格喜好而写,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才产生的创作,希望藉由这本书的内容,能为这些违建物或不良的铁屋设计,找到合理的出口。
道201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