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10-68020361
頭痛可能要醫腳!你的痠痛問題9成來自下肢筋膜,第一本由復健科醫師 & 226K超級鐵人三項選手所寫的身體修復書
该货品暂时缺货,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邮箱地址或手机号码,当我们有现货供应时,我们会发送邮件通知您!
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鐵人醫師最想告訴你的復健眉角 作者: 侯鐘堡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如何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17/11/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60元
ISBN:9789861364988 叢書系列:HAPPY BODY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頭痛可能要醫腳!你的痠痛問題9成來自下肢筋膜 第一本由復健科醫師 & 226K超級鐵人三項選手所寫的身體修復書 拯救壞姿勢!「喬」筋骨不如練下肢,一切從「筋膜」救起!
天啊!原來問題出在下肢筋膜!90%的痠麻痛,這樣就能根治 ◆專攻運動傷害:作者身兼226K超級鐵人三項選手&復健科醫師,對於運動傷害更能感同身受、精準診斷。 ◆從筋膜看全身:結合復健專科與運動醫學知識,以筋膜角度,從足部找出全身痠痛根源。 ◆自己在家做復健:利用簡易檢測及彼拉提斯伸展筋膜,教你行得正坐得直,徹底擺脫痠麻痛。 ◆解答復健迷思:推翻傳統對復健治療的刻板印象,推廣正確的運動&保養觀念。 ◆補充復健新知:運動治療+復健治療雙管齊下,對症下藥。
|熱血推薦|
健康減重達人 李一休◆一分鐘健身教室 史考特醫師◆奧運國手 張嘉哲◆超馬女王 王雅芬◆鐵人意志 謝昇諺◆國體大運保系教授 林晉利◆美國肌力體能協會大中華講師 林嘉志
|專業推薦|
台北市中山醫院骨科教授 陳文哲◆國家代表隊隊醫 周適偉◆長庚運動醫學總召集人 林瀛洲◆桃竹苗骨科會長 黃永虔◆弘光科技大學物理治療系副教授 陳志鳴◆STOTT Pilates授證講師 彭伊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侯鐘堡
復健專科醫師/運動傷害醫師
桃園南崁旭康診所院長,長庚醫學系畢業,專長為復健醫學、運動醫學、運動治療和下肢身體力學。曾經完成各項超級馬拉松、超級鐵人226K等比賽,卻也因此長年受運動傷害問題困擾。他將這段親身經驗內化成獨特的治療系統,對於運動傷害患者特別有同理心,也更容易精準診斷病因。
|經歷| 2011台東226K超級鐵人三項M25第三名 2014台北國際超馬嘉年華賽12hr,81.502K 2017澎湖超級鐵人226K 超級鐵人226K共3場,全馬超過30場 APDA運動訓練/營養機構講師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總醫師 桃園南崁旭康診所院長 台北石牌旭康診所醫師
|專業/進修/執照| 台灣復健專科醫師執照 紅繩Neurac 1&2國際認證合格 Cyriax脊骨矯治 醫用超音波學會運動醫學會 中國醫藥大學針灸學分班畢業 美國運動醫學會健身教練(ACSM-CPT) 國體大肌力與體能/訓練監控學分班 ACSM-Exercise is Medicine研習 KettleBell Concept 壺鈴教練
粉絲團:堡醫師的運動&復健筆記 目錄
作者序 我是醫師、治療師、教練,也是選手 01 我就是復健科醫師,也是病人:走過疼痛之路 運動傷害是次專科 人生中的第一場「鐵人三項」 了解運動傷害,從自己開始 運動傷害之後,痛定思痛 02 為什麼你的疼痛總是好不了?一切從「筋膜」說起 受傷不注意筋膜,傷痛終究會回來 下肢筋膜主導全身 「筋膜伸展能力」每人不同 相鄰關節的互補 檢測你的核心能力&筋膜緊繃狀況 03 逆轉錯誤姿勢:姿勢決定你的痠痛 行得正、「坐」得直,遠離痠麻痛 低頭傷頸椎,久坐傷腰椎 揪出脖子痛的元兇:上交叉症候群 如何當個姿勢正確的低頭族? 揪出下背痛的元兇:下交叉症候群 正確的辦公室人體工學 如何正確的跑步? 如何正確彎腰,活動髖關節? 靠強站!簡易檢測是否有骨盆前傾問題 挑對枕頭,高枕無憂 選購軟硬適中的床墊,一覺到天明 靠強站!簡易檢測是否有骨盆前傾問題 04 下肢影響全身筋膜健康:常見的下肢問題 步態透露你的健康 足弓的奧妙 顧好腳等於顧好全身 如何判別扁平足? 扁平足造成的全身影響 正確選擇適合你的鞋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膝關節半月軟骨撕裂傷 膝前十字韌帶拉傷 膝關節積水/積血 膝退化性關節炎 髖關節:夾擠/唇撕裂傷/退化 人人都在練「核心肌群」? 05 矯正運動 & 功能檢測 足底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小腿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大腿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臀部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腰背部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核心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肩胛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肩頸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功能檢測 由功能檢測分辨問題及該做的訓練 功能性訓練介紹 06 特殊治療:當運動傷害發生時,可以施行的方法 注射治療 徒手治療 運動治療 震波治療 常見的復健器材 07 迷思:運動傷害發生時,你和醫生都該知道的事 正確的醫病溝通:看診前周全準備,看診時清楚描述 復健迷思1:開刀才就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復健迷思2:運動傷害要去醫院掛「運動醫學科」? 復健迷思3:復健都要長期做很久? 復健迷思4:整脊喬骨可以改善痠痛? 復健迷思5:受傷時,該冰敷還是該熱敷? 復健迷思6:電療越強效果越好? 復健迷思7:運動後「鐵腿」,要立刻休息不能再繼續? 後記 門診時間有限,復健知識無限 收回 序
作者序 我是醫師、治療師、教練,也是選手 我從2015年離開林口長庚復健科,便真正開始往自己的夢想前進:打造一個心目中最棒的復健科模範—旭康診所;成為最稱職的醫師—精準診斷,輔以X光及超音波檢查,注射治療;身兼運動治療選手、教練;積極推廣居家保養知識及運動肌力訓練。 不只鑽研醫學知識,還參加許多物理治療師課程,以及肌力訓練、運動訓練等課程。(課堂中的學員總是很驚訝從沒看過醫師來學這個!)進修物理治療、體能訓練等課程,是我個人興趣使然。上過課之後,在物理治療師與運動教練兩者身分的轉換之間,有了共通的語言及更好的思考連結方式,而不是醫師與物理治療師、運動教練三方各說各話,互不信任。台灣現今的醫院或診所,很少能平順的將治療方式水平轉移,造成病人常有以下困擾: ◆去大醫院看門診的常態流程:今天看門診做X光檢查,下星期看報告,再下星期排超音波檢查,若需要超音波注射治療,又得排到下週。門診醫師認為做物理治療即可,但物理治療短時間內排不進去,還要再等兩週……或是病人需要做徒手治療、運動治療、震波治療等,但醫院無法提供⋯⋯諸如此類費時耗力的流程,似乎是現今醫療體制太大的醫院所無法克服的。 ◆病人在骨科/復健科診所檢查完,需做個人化治療,但該診所只提供一般性的儀器治療…… ◆病人在物理治療所/中醫傷科診所治療,但治療遇到瓶頸須安排檢查,只好轉去骨科/復健科診所做進一步檢查,拷貝檢查資料後再帶回原醫療院所…… 旭康診所要打破諸如此類的繁複流程高牆。將病人分層治療:輕微病人做一般復健;需快速復原患者做增生療法、震波治療;病症較久、有全身性筋膜代償症狀的患者做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等,希望給病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同時輔以衛教單,加強居家保養等注意事項。希望這樣的治療模式,可打破一般人對於傳統復健科刻板印象:「復健科不就是老人在去的?腰痠背痛總是只有熱敷電療,永遠都不會好!」雖然大部分的醫師在診間,總是忙於診斷、檢查、打病例、注射治療等事,也許無暇面面俱到顧及每一位病人的每一個問題,種種你還想知道、復健科醫師沒告訴你的事—居家保養、衛教新觀念⋯⋯等,就從我所走過的復健之路開始吧! 除此之外,相信本書還能帶給你無限運動員的正向精神—立定目標,勇往直前。在本書即將出版之時,我也完成了人生第4場(2017澎湖)226K超級鐵人賽。即使工作忙碌時間有限,都自我期許持續突破昨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