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需要注意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如何對待任性的寶寶?語言的發展和訓練?入幼稚園前該怎麼準備?怎麼培養社交的能力?如何發掘孩子的創造性?每個人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採取適當的教養方式,對他以後的性格形成是很重要的! ★本書特色:
過了周歲以後,很多爸爸媽媽突然覺得,寶寶沒有以前好帶了。隨著寶寶運動能力的提高,活動範圍的擴大,他的好奇心和新需要越發強烈,依個人偏愛而喜惡的事情也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就是抗拒行為的逐漸突顯。家長要有好的帶頭作用,因為孩子正在看著你們。孩子是模仿著父母長大的,從零歲到十八歲**之前,父母任何時候都要儘量去樹立正面的榜樣作用。 ★目錄:
1歲~1歲半的幼兒 發育情況 具備的本領 養育要點 斷乳後的營養維持 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健康的飲食結構 零食怎麼給 提防餵養迷思 怎麼餵飯 關注寶寶的飲食偏好 營養攝入量 偏食的應對 如何應對耍脾氣的寶寶 寶寶在大庭廣眾下哭鬧怎麼辦 對待任性的寶寶 讀懂寶寶的身體語言 化解寶寶的陌生感 不要過早的接觸電腦和電視 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尊重但不溺愛放縱 睡眠問題 能力的培養 排便訓練 走路訓練 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建立 語言的發展和訓練 詞彙語言的培養關鍵期 溝通能力的培養 遠近視覺的初步建立 促進智力的發展 平衡能力的訓練 自我意識的培養 對簡單物體的認知能力 對不同物體的區分能力 對時間的理解能力 模仿能力訓練 家庭環境的支持 身體的接觸 創造一個遊玩的場所 適宜寶寶視覺發育的光線 照明度與視力保護 把寶寶有趣的語言記錄下來 「角色扮演」遊戲 「追逐」遊戲 爬樓梯 躲貓貓 需要注意的問題 可能出現的事故 嘔吐 腹瀉 咳嗽 抽搐 持續高燒 熬夜 憤怒性痙攣 挑食 無法坐下來吃飯 不會說話 不會走路 睡不安穩 1歲半~2歲的幼兒 發育情況 具備的本領 養育要點 斷奶也可以喝奶 注意膳食結構的合理 零食的給予 降低餐桌的高度 教寶寶用筷子 讓寶寶動手做事 不必糾正發音和語法錯誤 讓寶寶從鏡子中認識自己 讓寶寶叫出熟悉的人 要對寶寶的破壞說「不」 睡眠問題 能力的培養 排便訓練 語言理解力的訓練 人稱代詞的理解訓練 模仿力的培養 聲音感知力的培養 主動獲取資訊的能力 聯想記憶的能力 看圖識字的能力 與同伴的交往能力 協調力的訓練 家庭環境的支持 和寶寶一起看圖講故事 給予寶寶獨自玩耍的空間 多鼓勵寶寶 扮家家酒 和寶寶念念兒歌 需要注意的問題 可能出現的事故 皮疹 皮疹 哮喘 左撇子 寶寶咬人怎麼辦? 寶寶喜歡大喊大叫 情緒不穩定的寶寶 不要頻繁更換保姆 2歲到3歲 發育情況 具備的本領 養育要點 注意微量元素的補充 控制吃飯時間的辦法 飯量不加也正常 零食的選擇 防止失調性營養不良◆◆ 防止失衡性營養過剩 什麼都吃是最好的 注意口腔的衛生 睡眠問題 哪種圖畫書適合寶寶 教寶寶控制排便 入幼稚園前的準備 讓寶寶自主穿衣 電視的管理 能力的培養 獨立性和自律能力的培養 自我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模仿力的培養 合作精神的培養 創造力的培養 情緒控制力的培養 認知能力的培養 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家庭環境的支持 身體的接觸 給寶寶展現好情緒 要不要揭穿寶寶的錯誤表達 多和寶寶說的話 教寶寶學會分享 給寶寶安全感 培養寶寶的自豪感 需要注意的問題 可能發生的事故 偏食 腹瀉 認生 口吃 防蚊 防曬 防痱子 說誰都聽不懂的語言 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狀 持續高熱 磨牙 旅途中的注意問題 3歲到4歲 發育情況 具備的本領 養育要點 寶寶的飲食 寶寶的零食 教點什麼好 哪些畫冊比較好 要不要體罰 教孩子認字 訓練身體 哄孩子睡覺 看電視對孩子好不好 能力的培養 培養自理的能力 培養交往的能力 發掘孩子的創造性 家庭環境的支持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讓孩子幫忙 玩具 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 需要注意的問題 可能出現的事故 突然發燒 感冒 腹痛 盜汗 尿頻 尿痛 自慰 口吃 吸手指頭和啃指甲 週期性嘔吐 做噩夢 鼻孔中進入異物 蕁麻疹 4歲到5歲 發育情況 具備的本領 養育要點 寶寶的飲食 寶寶的零食 偏食 哄孩子睡覺 喜歡書的孩子 教孩子認字 鍛練身體 說謊的孩子 不愛去幼稚園的孩子 能力的培養 培養自理的能力 培養社交的能力 發掘孩子的創造性 家庭環境的支持 培養能力的親子小遊戲 塑造性格的親子小遊戲 需要注意的問題 可能發生的事故 經常性發熱 腹瀉 哮喘 流鼻血 抽搐 嘔吐 趴著睡覺 出現群體感染疾病 傳染病治癒後多久可以上幼稚園 5歲到6歲 發育情況 具備的本領 養育要點 寶寶的飲食 寶寶的零食 晚上的入睡 左撇子寫字 不安靜的孩子 不聽話的孩子 體弱多病的孩子 對性別形成清晰的認知 入學前的準備 物質上的準備 心理上的準備 對上學有抵觸情緒的孩子 不愛與人互動的孩子 好動的孩子 需要克服的壞習慣 家長要做好的配合工作 能力的培養 培養自理的能力 培養社交的能力 發掘孩子的創造性 技能才藝的訓練 家庭環境的支持 給孩子展現活力的空間 教孩子正確使用語言 需要注意的問題 可能出現的事故 尿床 暈車 心音異常 腿疼 哮喘 低熱 近視 慢性鼻炎 扁桃腺炎 咬合不正 夢遊症 濕疹 疝氣 包莖 增進感情、幫助發育、 激發潛能的親子遊戲 0~1歲寶寶的親子遊戲 坐飛機 鏡子裡的我 抱枕上的平衡 玩具秋千 飄動的絲巾 尋找聲源 嬰兒按摩 跳躍的氣球 「蹬車」 黑白黑白我最愛 猜一猜,哪一邊 躲躲藏藏真有趣 滾一滾,學爬行 光影秀 超級分類 1~2歲寶寶的親子遊戲 找朋友 像什麼 玩沙子 晃起來,寶寶 蠟筆畫 捉迷藏 大自然的藝術 管子遊戲 寶寶投籃 小貓吃魚 開飛機 搔癢癢 打氣球 書本骨牌 書本疊疊樂 2~3歲寶寶的親子遊戲 摸左右 辦家家 「紅黃黑白」 小動物坐火車 打電話 「怎麼辦」 小圖形找大圖形 擠壓遊戲 毛茸茸的小篩子 點點樂 和爸爸踢足球 「支帳篷」 「買東西」 「排排隊」 海綿謎語 扔紙球 神奇的紙盒 猜猜我是誰 3~4歲寶寶的親子遊戲 滾球 走鋼絲 打夯 套身體 投沙包 以字連詞 教教小猴子 捉迷藏 拍照片 看動作連片語 鼻子會知道 小手真靈敏 吃到了什麼 小手變變變 小青蛙跳荷葉 4~5歲寶寶的親子遊戲 踩老鼠 超級記憶力 追泡泡 猜猜什麼聲音 看誰套的多 尋找家裡的物品 自己的天空 指印真好玩 誰躲起來了 巧巧對 默契大考驗 住旅館 小小劇場 魔術袋 5~6歲寶寶的親子遊戲 氣象預報 雛鷹試飛 刮鬍子 袋鼠賽跑 夾跳比多 裝卸木材 趕鴨子 釣魚 扔瓶進筐 我和皮球做朋友 大家一起唱 少了什麼丟了什麼 ★內文試閱:
1歲~1歲半的幼兒 發育情況 周歲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之後重要的紀念日,很多家庭都會為寶寶「抓周」。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能區分什麼東西好什麼東西不好,動作上也不是很靈活,因此往往只會抓手邊的東西。 一歲以後的孩子對周圍發生的事情十分敏感,他們能注意到音樂中的音調變化,也能聽出爸爸、媽媽的聲音。這個時候放一點歡快、浪漫、夢幻的音樂,對孩子的聽力和大腦都是不錯的訓練。 視力方面,他們看東西的能力更強了,周圍的世界對他們來說更加的立體,有條件的話可以帶著孩子看看日出日落,朝霞晚霞,明月星空。 大部分孩子在一歲到一歲半之間學會了走路,雖然有的能走較遠而有的只能很困難地走上一兩步,但他們已經有了邁開步子自己走動的慾望。有的媽媽注意到孩子可以學走路了,就開始擔心孩子的腿形不正。其實剛開始走路的孩子都有一點O形腿,隨著腿部的發育,他們的腿就會變得修長而有力。由於擔心腿形而在孩子睡覺的時候裹上布條是一種很古老的做法,其實不用這樣做,孩子晚上能自由的活動和翻身,更有利於身體的發育。走路還不熟練的寶寶,遇到沙發墊或者小小的臺階時,也能熟練地爬上爬下。手是他們可以控制的區域,他們可以潦草地寫和畫了,還能捧住水杯自己喝水。 在心理方面,由於這個時期的嬰兒還不知道扔東西,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也只有害怕。 因此一歲到一歲半嬰兒的恐懼心理是很強的。如果有什麼東西嚇過他,過一些天後看到這個東西他還會感到很害怕。那些吵鬧的聲音、溫水從頭上留下來的感覺、打針、看不到媽媽等,都會讓他們害怕得哇哇大哭。 在孩子的這個階段,保護他免受驚嚇,對他以後的性格形成是很重要的。 身體指標: 男孩:體重9.1~13.9公斤,身長76.3~88.5公分。 女孩:體重8.5~13.1公斤,身長74.8~87.1公分。 出牙12~14顆,前囟閉合。 具備的本領 1歲到1歲半的孩子大多能較平穩地走路,摔倒後能自己爬起來;喜歡模仿**的動作,可以手舞足蹈了。大人說的物品,他能指出來,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動植物也可以認識。 但有的孩子走路較晚,各別到一歲半了還是不能很好地走路,家長不要著急,可以多讓孩子在安全的地方走走,摔倒了也沒有關係,看看他是否能夠自己慢慢爬起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玩簡單的積木,堆砌起來然後推倒;可以把手指伸到任何可以見到的小孔中,也可以比較準確地用湯匙給自己餵飯。 如果玩豆子和米粒,可以在裡面挑選出豆子來。穿衣服的時候可以拉拉鍊,還會脫襪子、手套和帽子。 語言能力方面,滿周歲的孩子能發出音節回答**的問話,通常是一些不成句子的短語。簡單的稱謂「爸爸」「媽媽」「叔叔」「爺爺」「奶奶」等等是可以說出來的。 認知方面,寶寶注意力時間短則數分鐘,長則半小時。玩積木的時候,能把不同形狀的積木放入對應的孔中。不再什麼都往嘴裡送,可以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對陌生人有好奇心,感情表現也更豐富了,會有各種各樣的笑和哭。 一歲多一點的孩子對父母、尤其是媽媽的依賴性會比較高,如果只是出去五分鐘左右的話,通常沒有問題,但是超過十分鐘就會不安、哭鬧。 這種喜歡黏著大人的表現,說明他的情緒能力發展正常,對安全感的要求逐漸升級。如果想要讓孩子逐漸能夠離開父母獨自遊戲,需要做一些準備: 儘量保證每天可以和他在一起的時間──如果父母總是不在孩子身邊,孩子就會特別地依賴父母,生怕他們突然消失;但如果平時陪孩子唱歌、讀書、玩積木、拼貼畫等等,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足夠長,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感就會降低一些。 另外,當父母要離開孩子一會兒,就幫助他把興趣投入到另一個遊戲上,讓遊戲填滿分離的時間。因此也需要父母們儘量做到第一點──陪孩子遊戲。當孩子掌握了遊戲方法,並且知道其中的樂趣之後,他們的玩興會更大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