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10-68020361
该货品暂时缺货,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邮箱地址或手机号码,当我们有现货供应时,我们会发送邮件通知您!
家族盒子: 陳順築
作者 / 陳順築/ 李維菁/ 張世倫/ 游崴/ 周郁齡/ 余思穎
出版社 /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2014/12/19
商品語言 / 中文/繁體
裝訂 / 平裝
定價 / NT$450
ISBN 13 /9789866204869 ISBN 10 /9866204863 EAN /9789866204869頁數 / 244尺寸 / 13X23X1.6CM裝訂 / 平裝級別 / 無語言 / 中文/繁體
內容簡介
──「因為每張照片在本質上都是遺照;回憶是過去的遺照,現在的我是過去的我的未亡人。」
從「家」這個生之始的處所開始,藝術家陳順築穿過死亡的儀式,重新誘發出屬於創造的生。
「盒子」,是陳順築採用來指稱「家」的隱喻,也是他對「家」的再現。在晦暗不明的舊木盒空間中,他打開、拆解、重組這個之於他最原生的創作主題。「家」成為他創作中最重要的軸線,但也是最隱晦無光的所在;他的盒子裡頭盡是生與死的秘密。
一九六三年出生於台灣澎湖的當代影像裝置藝術家陳順築,在九○年代即發表出個人重要代表作「家族黑盒子」,而後又以肖像照片集成的「集會‧家庭遊行」大型地景裝置作品,從澎湖開始,到台北、日本福岡、美國等跨國界巡迴;而後他將影像轉印在磁磚上,以磁磚與照片的拼組、拼貼,創作出充滿家族私風景的「四季遊蹤」系列。而歷經二十多年的攝影作品「迢迢路」系列,被台灣當代影像藝術家張照堂譽為「看似隨興拍攝、沒有明確焦點意圖,卻如像烈日下一對失神惘然的眼神看出去的世界,傳神地蘊造出一種迷人的精神狀態。」
陳順築以攝影相片為主體生發其獨有的影像思考及語彙,並進而發展出介入空間與地景的複合媒材與影像裝置;他翻攪、擾動那些棲息在影像之中的溫活記憶,以冷凝的視線將這些記憶從影像中剝離開來,而成為屍骸的影像則重新形構出進入另一個時空的入口,創造出另一種意義結構。
「人們揣測我正在回憶,或者,他們認為我以某種方式在重新編排過去。但我是這樣想的,回憶的真實性有多少?回憶真的可以再現過去嗎?回憶真的等同人一生嗎?回憶真的等同於歷史嗎?」──陳順築
本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書的前半由小說家李維菁與陳順築口訪、以文學性的筆調勾勒出藝術家的此生經歷以及「家族」如何成為其創作的源頭;後半則由四位藝評人就陳順築使用的影像複合媒材、裝置與空間等不同美學面向探入陳順築的藝術語彙,探究其創作內涵;書內並收錄陳順築家族照片、圖文手稿及部分作品影像。這本書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盒子」,將關於陳順築一生這些來自不同維度的記憶及話語重新編輯、重組,希望在書中創造出另一種入口,帶領讀者進入重新閱讀這位藝術家的創作人生。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順築1963年出生於臺灣澎湖,1986年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畢業,目前創作與生活在臺北。1990年代初以來,陳順築源於自傳性的觀點,衍生出「攝影」為主體語言的影像思考,作品常以複合媒材及裝置介入空間和地景。1995年獲「臺北美術獎」,2009年獲「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作品被收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香港德意志銀行和澳洲白兔美術館等機構。普遍被認為是臺灣美術攝影的開拓者,當代影像創作的代表性藝術家。長年發表作品於「伊通公園」畫廊,也曾在臺灣省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法國巴黎、臺北市立美術館、日本福岡、中國香港、臺北當代藝術館、關渡美術館和臺灣各地舉辦過二十八次個展,參與一百五十餘次聯展,多次受邀參加國際雙年展、三年展,並在各大城市美術館展出超過五十回。
李維菁小說家,藝評人。
張世倫藝評人,現為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
游崴藝評人,現為英國倫敦大學,倫敦聯席會,伯貝克學院人文與文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周郁齡藝評人,現為英國倫敦大學,倫敦聯席會,伯貝克學院人文與文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余思穎臺北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本書目錄
讓現實與記憶的世界共存/黃海鳴
傳記/李維菁 一 陳順築 二 陳金都 三 陳雪枝 四 早期的探索 五 黑盒子 六 集會 家庭遊行 七 死亡 八 花懺 九 落定 十 迢迢路
手稿與作品
評論 -影像平面的擾動(張世倫) -記憶的家屋(游崴) -塵埃落定(周郁齡) -迴返:陳順築影像/裝置中的複數空間(余思穎)
經歷與展歷